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来学技术 > 互联网时代孩子须补“媒介素养课”

互联网时代孩子须补“媒介素养课”

2012-03-04 06:17来源:来去留网发布者:laiquliu 查看:

     孙云晓对广州家长提出新希望

    

    山西焦煤集团煤矿,一名五岁大的小孩拉着矿工父亲的手指。父亲多为家庭生计奔波,但不管离得多远,都别忘了牵住孩子的手。 胡远嘉/CFP

    日前,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来广州参加签售活动。他的出现,一如既往地引发了家长们的追捧,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家庭里爸爸老是太忙,没有亲子时间怎么办?网络时代,如何不让孩子迷失在真假莫辨的资讯海洋里?孩子的生活是否需要一切都由好习惯统领?……而孙老师的回答和分析,永远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启迪。

  再忙碌都能当好父亲

    孙云晓在台上,发现前来参加活动的绝大部分是母亲。他有感而发:“现代社会,许多父亲觉得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情,自己打拼事业,担负起赚钱养家的责任就够了,这是很大的误区。”接着他讲了一个故事,在南非的国家公园,象群里的小公象忽然一反常态变得很暴力,残忍地追杀白犀牛。科学家研究后才发现,南非为了控制象群的数量,杀死了太多成年的公象,结果小公象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榜样和调教他们的力量,才会产生这样的变化。“美国的研究也发现,70%的少年犯,有吸毒、离家出走等等行为的,特别容易出现在失去父亲的家庭。”

    在场一位妈妈接着请教,在单亲家庭或者周末家庭的情况下,如何不让孩子缺乏父教和父爱呢?孙老师说,要想办法避免让孩子生活在单一性别的环境里,比方说,可以动员家里的男性亲戚、或者是各种运动的男教练,跟孩子保持一定接触,营造一个有双性别长辈关心和指导孩子的环境。

    孙老师还特别提到:“再忙碌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要有这个观念。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父亲是不是想尽了办法关心他,孩子非常清楚。”孙老师随手举了与自己一同写作《拯救男孩》一书的女博士作例子:她的父亲当年是跑供销的,几乎常年不在家,但女儿始终认为自己有一个非常关心、疼爱她的好爸爸。“比如在她过10岁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从很远的地方发来一封电报‘祝女儿生日快乐’,大家想想,这能不给人‘非常重视’的感觉吗?而且,她爸爸出差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给女儿买当地出产的一个卷笔刀。我到她家,就亲眼见过那两个放满了上千个卷笔刀的柜子!所以,不论再遥远、再忙碌,只要心里有孩子,你都能当个好父亲。”

    培养习惯要抓大放小

    孙云晓非常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场的许多家长也是忠实遵循者。但是一个疑惑产生了,有母亲问:“我的孩子才五岁,我非常强调她养成好习惯,但爷爷奶奶有异议,认为我这样过早地干预,会让孩子丧失很多天性,我该怎么办?”

    如何在习惯培养中避免让孩子过分理性呢?孙云晓说,我的建议是培养习惯要有所取舍:一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选择,看他愿不愿意养成这个好习惯,适当调整;二来我不主张把孩子的一切都习惯化,确实应该抓大放小。

    “比方说最重要的习惯是:有爱心、主动学习、有责任感、自我感知的能力、尊重别人,这五个最重要的习惯。但除此之外,不要把一切生活、行为都习惯化。不要从早上一睁开眼睛到晚上一切都习惯化,这样就成了机器人了,人毕竟是有差异的,要掌握一个度。”

  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

    听着孙老师娓娓道来,现场有一位小读者也忍不住站了起来,她问,自己想学艺术,可是父母反对,自顾自为她铺好了未来的学业道路,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父

  母的看法呢?

    孙云晓并没有直接针对性地提建议,他谈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今天的青少年是特别渴望独立和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有时候会忽略一点:在中学生这个时代,最需要养成的习惯,有两句话———‘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

    他解释道,要鼓励孩子有梦想、有目标,但更要培养他们根据目标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目标来完成的能力。“也就是说,你不能空谈‘我要学艺术’,也要给爸妈分析:我要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需要上什么大学、专业,目前我的实力怎么样,优势在哪里等等。自己要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父母才会觉得你不是心血来潮,此事有可行性。”

    “所以说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忙着否定孩子的目标,还要关心他们有没有计划,这样的成功率才会高。”

    9岁以下不宜单独上网

    记者问孙云晓,微博等互联网技术在迅猛发展,家长应如何同孩子一起应对纷繁的网络世界呢?

    孙老师说,我赞成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的提法,认为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单独“触网”,尤其是在9岁之前。因为虽然网络是一个很丰富的世界,但是孩子们更需要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而不是虚拟的。比如说让他们参与人和人的交往、接触、游戏,感受各种活动体验,让孩子有一段自然生活的体验。就算在九岁以后上网也需要加大媒介素养教育,不要轻易把孩子推到一个纷乱的网络世界上去。

    孙云晓特别强调,现在的孩子急需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如果你媒介素养较低,很容易成为一个受害者。比方说怎样看待广告?怎么面对暴力、色情信息?怎样避免虚假信息冲击自己的真实生活?……这些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如果找不到正确答案,很难自我保护。”

    他认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几个途径。首先,国家在中小学已经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只是单纯的技术课,一定要增加互联网道德等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其次,在家庭里,父母要尽量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的媒体内容。“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发现,对于少年儿童,最适合、最有价值的媒介内容是儿童文学和知识科普类,对道德提升和智力发展最有利,家长要帮他们选择好。”  邓琼、李苗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