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 > 来学技术 >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与启示

2012-07-05 11:32来源:来去留发布者:laiquliu 查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巨大贡献,探索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
      伟大的战略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逐步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为国家的独立、尊严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中央制定“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做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相继部署实施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工作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等三个层面的总体布局。
上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创新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做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部署实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做出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加速了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国情、面向未来,做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论断的指引下,我们党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60年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科学技术大国。科技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在改革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科技事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第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了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学科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家之一,形成了包括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内的重要科技力量布局,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科研条件和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国财政科技拨款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0.5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540亿元,2008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研究开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年,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历史性变化,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民生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二,科学研究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工作者瞄准世界科学前沿,相继在多复变函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反西格玛负超子、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接近或达到了同时代的国际先进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量子通讯、古生物考古、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08年我国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三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一系列重大工程科技难关,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国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扬国威、振民心的重大科技成果。随着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实施,我国已成为少数几个独立掌握空间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一系列关键技术难关的攻克,确保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成功实施。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协力开展科技攻关,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当前,国家又在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部署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努力掌握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四,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为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人员研制出一批国家发展急需的重大基础工业装备和新型材料,勘探开发了一批大型油田和矿藏,甩掉了贫油、少矿的帽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国产化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科技惠及亿万人民,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长足发展,育成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000多个,特别是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培育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粮食丰产等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的实施,使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使我国能够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我国在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提供科技支撑。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文化和智力支持。
  第六,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科技体制发生了重要变化,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知识创新工程取得新进展,技术创新工程全面实施,区域创新活动空前活跃,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科技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先后制订了《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了专利制度,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出台了一大批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形式、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为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丰富而重要的启迪
  6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和生动实践,丰富了我们对科技工作战略地位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国科技事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深刻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党关于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保证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科技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践证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靠我们自己。只有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同时也要注重借鉴各国发展科技的先进经验,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
  三是必须坚持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国科技发展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既要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又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惠民。科学技术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要坚持科技发展为了人,科技发展服务人,紧紧围绕13亿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五是必须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要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和各方面、各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六是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实践证明,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必须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和强化创新主体,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
  七是必须坚持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按科学规律办事。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和良好环境,凝聚各方面科技力量,形成科技工作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央提出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科技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科技革命孕育和兴起的重要机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发挥科技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laiquliu)

关注技术,信息,资源,扫描来去留网微信二维码交流。

来去留我李俊

搜索

------分隔线----------------------------
相关栏目

热点推荐
来去留技术信息资源
来去留网为您提供平台咨询交流学习方法及各类热门技术;电器,服装,保健,行业快讯等二十几个类别的资讯